糖尿病
症狀
糖尿病初期大多數人都沒有症狀,除非做健康檢查,否則不易發現。漸漸地,小便次數增加、口渴、體重減輕、女病人會陰部癢、疲勞、飢餓、傷口無法癒合等。既然攝取了多量的水分,當然排尿次數與排尿量都會增加,也常會於夜間排出。尿中含葡萄糖,所以便器會有獨特的氣味,且尿裡會起很多泡泡。
有人以為愛吃甜食的人才會引起糖尿病,這觀念是不對的。事實是,患者得了糖尿病以後,才會食慾旺盛,吃大量食物卻仍易腹飢,並喜好大量甜食。
身體常感到倦怠,不想做事,只想躺下。病勢進行時,連爬樓梯都覺得痛苦;且膝蓋骨骼走路時,略會發出颤動的聲音。
肥胖的人很容易得糖尿病,但病發後,體重就會銳減而變瘦,對細菌、黴菌的抵抗力會減低,所以皮膚會一而再,再而三的冒出疙瘩。並且傷處難以醫治而發膿,陰部會糜爛而癢;呎槽也會有膿外洩,且會惡化。
除了這些之外,性慾會退減,月經會異常,有神經痛,皮膚發癢,手腳麻痺,視線模糊,嚴重時,甚至看不到東西。
上述症狀更惡化時,身體會虛弱,意識也不清,最後就會引起糖尿病昏睡,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,就會導致死亡。
昏睡是很嚴重的症狀,但並不一定就是末期的表示,有的患者在初期就有昏睡症狀,尤其是年輕人最多。引起昏睡時,會作嘔、嘔吐、感到腹痛等消化器官的症狀,所以容易被誤認為急性闌尾炎。
以初期症狀來說,飯後約三到五個小時會出現低血糖症狀,有嚴重空腹、四肢無力、思考力降低、冒汗、有異常感、手指顫抖。有時飯後血糖值會升高,一段時間後又會異常降低,然後發生上述症狀。
診斷法
以上的自覺症狀並不是全部都會發生,有的人完全沒有自覺症狀。另外,若糖尿不再進行,則無法發現症狀。
幾乎沒有自覺症狀的人,經過五到十年的長時間,就會發生糖尿病的併發疾病。
診斷時最重要的是檢驗糖尿,看看尿中是不是含有葡萄糖。
有的輕型患者,飯前尿中雖無葡萄糖,但餐後會有,所以檢驗要在飯後兩小時進行。
檢驗糖尿現多用葡萄糖氧化酶的試驗紙法,這種試驗紙只對葡萄糖有反應,任何人都可以自己測試,所以被廣泛使用。
雖然糖尿是糖尿病的代表症狀。但並非有糖尿者,都患了糖尿病,有的人沒有糖尿病,卻有糖尿的現象,而有的糖尿病者卻沒有糖尿現象。
沒有糖尿病卻排出糖尿的人,可能是因為注射葡萄糖後,或者興奮、操心,都會排出糖尿。服用腎上腺皮脂激素及長期服用由Thiazide所製的血壓降低劑者,也容易排出糖尿。
還有,若是腎功能有了先天性變化時,也會產生尿中易排出葡萄糖的腎性糖尿狀態,這種人要是不小心服用了治療’糖尿病的藥劑,就會引起低血糖發作。和這情形相反的是,有的糖尿病輕型患者,空腹時所排的尿,也不含葡萄糖,所以要診斷糖尿病,就必須同時檢驗糖尿和血糖。
空腹時,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(即血糖)濃度為百分之零點一。儲存在肝臟中的肝澱粉,不斷地被分解為葡萄糖而排到血液中,同時也運送到全身各組織,肌細胞尤其會轉化葡萄糖為熱量。當葡萄糖的供應跟消耗到平衡時,血糖就經常保持百分之零點一的濃度。
出汗的時候,血糖的濃度一定會升高,等過了大約兩小時後,才會恢復原狀。但是,患了糖尿病的人,在每餐飯後,血糖值會上升的比一般人高很多,而且很難恢復原來之值。
這症狀產生的原因是胰臟所分泌的胰島素缺乏,無法充分達成把血液中的葡萄糖送到肌肉等組織中的功能,而使得血糖濃度升高。
空腹時的血糖值,若是在一定的基準以上,就可以診斷確定患了糖尿病,但是仍有些糖尿病患者以此法測出血糖值的結果為正常者,所以光是測量空腹時的血糖值是無法斷定的。
因此就改採另一種方法,那就是讓受驗者攝取定量糖值,然後觀察其血糖變化,這是一般的診斷法,稱為糖值負荷試驗。
糖值負荷試驗的方法有很多,一般都是取用葡萄糖五十到一百公克,加水稀釋後服用。過了數小時後,觀察其血糖值的變化,而畫成曲線,稱為血糖曲線,從其移動來判定正常與否。另一方面也可吃定量的米飯以代替喝葡萄糖液,來進行檢驗。
輕微的患者有時沒有辦法確實診斷,只好採用一種特別的檢查法,及讓患者服用腎上腺皮質合成留體劑或礦胺、尿素劑後,再檢驗血糖。
併發症
糖尿病的併發症中,最令人害怕的就是糖尿病性昏睡。自從發現胰島素後,糖尿病性昏睡就不再置人於死地,反而可以被控制住了。但是如果併發血管、神經障礙及感染症時,患者易於致死。
血管障礙很容易引起動脈硬化、高血壓及腎臟等疾病。
以眼疾而言,一般都會引起視網症及白內障。是往摩政就是網摩的小血管長了小的動脈瘤,繼續下去會使眼底出血,視力衰退,最後導致失明。
以腎臟疾病而言,剛開始時沒有自覺症狀,只在尿中含有蛋白,症狀進行時,尿蛋白會增加,漸漸出現浮腫,最後會形成尿毒症。
併發腎臟疾病的糖尿病,稱為糖尿病性腎臟症。
患了動脈硬化的人,即使沒有糖尿病,硬化的現象也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惡化;如果又患糖尿病,就更會引起腦梗塞、心肌梗塞、腎硬化症等動脈硬性血管障礙。另外,也很容易併發高血壓症,假如併發高血壓症的話,就會引起腦溢血。
糖尿病侵犯了四肢的末梢神經時,下肢尤其會有神經痛及麻痺感
以下內文出自: 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305092812802